调整生活方式
长时间待在室内,可能会出现烦躁、焦虑的情绪。因此,建议考生尽快调整好生活方式,适应临近考试的情况。
如何调整生活方式,马新欣有几点建议,概括为“四个一”。
第一,制定一个计划。安排好每天要做的事情,特别是要保证规律的饮食和睡眠。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休息,是保证学习效率的前提。
第二,钻研一件事请。看书学习累时,可以听音乐、快步走,或者去学习一项新技能等,尽情享受这个过程。
第三,找到一种支持。来自家人和朋友的陪伴,是很重要的社会支持。认真地跟家人一起做家务和聊天。聊天的主题可以丰富一些,历史人物、风土人情、家乡特产等。
第四,进行一项锻炼。心情烦躁时,做一下自己喜欢的室内运动,现在有一些很好的运动或健身的APP,可以和同学们远程约好一起锻炼。
总的来说,如果你觉得复习功课存在启动困难,那不妨从感兴趣、简单的内容开始,逐步增加难度,不管难易,都不要钻牛角尖,保持积极乐观心态。
稳定孩子情绪
越是临近中考,家长越要调整好心态,避免焦躁的情绪,否则,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焦躁,就会将这一情绪传递给孩子。所以,我们希望家长应该调整自己的情绪,给孩子做好榜样,不要在乎结果,注重努力的过程就好。
家长不要总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和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去比较,要多看自己孩子的优点,特别是学习成绩,最好和孩子的过去做比较。“你已经比以前好很多了,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复习,你确实很努力了。”家长应该多鼓励孩子、给孩子加油!
要避免“放大化”,如果孩子一次小测试成绩不好,不能说明他什么都不会。也许只是这次考试刚好有些内容他没有掌握好而已。不要纠结这个考试结果,抓紧时间帮助孩子梳理知识体系,查漏补缺,把注意力放在后面的中考上。
这个时期,家长应该对孩子多照顾、多关心、多鼓励,少批评、少指责,更不能打骂。否则,孩子可能失去安全感,心理压力过大,对中考产生抵触情绪,中考考出好成绩的希望自然不大。
人在焦虑状态下警觉性会增高,对周围环境中的一些声音难以忍受。缓解孩子焦虑和心理压力很重要的三个方面:一是关注积极的中考信息;二是关注应对压力的科学知识,掌握调整情绪状态和行为的科学方法;三是增强信心,让积极信息和科学知识发挥作用,认真复习备战中考。
考前减压很重要
考前适度的紧张和焦虑是正常的心理应激反应,这些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警觉性,主动调整自己去适应变化,但压力过大以致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学习时,就要予以关注并学会给自己减压。
有些学生考前紧张、压力大,导致胃口差,没有精神,注意力难以集中,这必然会影响考试时的发挥,所以说考前减压也很重要。建议考生要学会放松,劳逸结合,饮食上可采取少食多餐,荤素搭配,保证每日的营养;睡前喝杯热牛奶,听些舒缓的音乐,良好的睡眠使人精神倍增,食欲也会好很多。
有些考生一紧张就想上厕所,考场上如果频繁想上厕所,会严重影响考试。建议考试时有这个想法后,迅速做深呼吸,专注自己的呼吸,并把注意力转到考试题目上。
有的考生一紧张就会感到各种疼痛,胃疼、头疼、肚子疼等,这可能是情绪变化引起的身体反应。试着通过倾诉、放松训练等方式让自己平静下来,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,学习放松技术,如腹式呼吸、正念冥想等方法。如果认知压力大,应当减少各种信息的影响,少看手机,多读书或做其他有益身心的事情;如果是行为方面的变化比较大,应当提醒自己及时调整。
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仍然没办法缓解,已经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学习,自己觉得很痛苦,请及时到心理精神专科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。